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0-3岁)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

  • 风之淡雅
楼主回复
头像装饰卡
  • 阅读:4673
  • 回复:0
  • 发表于:2014/4/12 9:44:43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如东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宝宝有时候会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无论大人怎么逗他,他都不高兴,造成这样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大人不懂孩子的心理需求造成的。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除了在生理上要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6个月之前的宝宝,心理需求会通过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大致归纳为:微笑代表兴奋愉悦;瘪嘴是啼哭的先兆,实际上是对大人有所要求,比如肚子饿了要吃奶、寂寞了要人逗乐等;撅嘴、咧嘴或者表情显得“一本正经”则代表要小便、大便;眼神无光多为身体不适、有病的先兆;玩弄舌头或吐气泡表示他自己已经懂得自娱自乐了。
6个月~1岁的宝宝,除了可以用面部表情来表示自己的意愿之外,还会以各种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思想感情。比如6个月时宝宝会张开双臂扑向妈妈,要求搂抱、亲热。而如果陌生人想要抱他,则转头将脸避开,表示不愿与陌生人交往。7~8个月的宝宝会以拍手和笑脸代表高兴,以点头表示谢谢,对不爱吃的食物以摇头代表拒绝。9~10个月的宝宝如果想出门玩,会用小手指着门的方向发出“恩恩”的声音,也会用小手拍拍自己的头,表示让妈妈帮他带上帽子。
2岁以后的宝宝,心理发展得更为丰富,希望每天早上都能看到父母的笑脸,开始心情愉快的一天,如果爸妈都着急上班,早上慌慌张张的,只顾赶时间,对不爱起床的宝宝情绪不好,使孩子大清早感受到的不是亲切,而是烦躁;看到的不是的笑脸,而是紧张厌烦的表情。孩子接受了不良的刺激后,就会情绪消极,心理不安,影响他一天的正常生活。
3岁之前的宝宝都对父母特别依恋,总想和父母亲近玩耍。因此,如果父母都上班,回家后应该多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讲讲故事、做做游戏,并且和孩子多一些身体上的亲密接触,如果宝宝一心想和爸爸妈妈亲近,结果却遭受到父母的冷淡和不欢迎,宝宝肯定会强烈感受到难过和沮丧,发脾气哭闹也是难免的。有的爸爸妈妈埋怨宝宝不乖,总是磨人,却没有想到原因其实就在父母自己身上。有的宝宝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甚至会故意把房间弄的乱七八糟,把东西故意打烂,有的还会反复强调自己的不舒服,如“我肚子好疼”“我被虫子咬了”“我生病了”,其实这些状况都不是实情,而是孩子想引起父母关注的信号,孩子是想通过父母对他们的关心感觉到自己的重要。
2岁前的孩子基本上都是接受和服从成人的安排,可是2岁之后,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的意志,在尊重需要的支持下会表现出自主性行为,也就是不在依赖他人给他作的选择和判断,他们会自己选择穿哪件衣服,霸占电视只看动画频道,把爸妈的要求都当做耳旁风。也许在成人看来,宝宝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甚至认为他们的标准难以捉摸,一旦大人真的严厉起来,他们的反抗能力也是很有限的,但只要大人一有些退让,他们就会继续捍卫自己的选择,实际上,这也是在捍卫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的标志。因此,要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毕竟,这是属于他自己的人生,而从一定意义来说,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总来“帮倒忙”也是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之一。不仅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干,看到妈妈在拖地在洗碗,他也总想过来“插一手”,他们跑来跑去,忙个不停,即便是大人拒绝他们的“好心”,他们也会坚持来“帮忙”,有时候大人生气,强令禁止、训斥他们,他们才气鼓鼓地罢手。由于他们的能力很有限,所以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也很受局限,但是他们却从这有限的行为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体会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操纵感和控制感,由此得到成就感和自尊感的体验。因此,应该安排一些宝宝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来做,如让他将鞋子摆放整齐、叠好自己的衣服和袜子、给爸爸妈妈捶捶背等,只要没有什么危险性,尽量让他去做,即便是宝宝帮一些倒忙,把地扫的乱七八糟,你也可以先做别的事情,等他感觉扫地不好玩的时候再过去把地打扫干净,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做不好或者给自己添乱而呵斥宝宝,伤害他的自尊心。
繁华落地,彼此谁淡忘了谁。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