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规模大,半数林地成为“私家林”

  • 石头的影子
楼主回复
  • 阅读:879
  • 回复:0
  • 发表于:2014/3/14 11:14:26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如东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时下正是绿化造林的大好时节,自2013年起,我县在部分镇区和单位创新造林模式,通过私有化、工程化和股份制等形式走市场化造林之路,为如东绿化造林找到“金钥匙”,实现了“政府得绿、企业得益、农民得利”的多赢局面。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市场化造林托起绿色如东”系列报道,介绍我县市场化造林取得的成效,以期对正在开展的绿化造林工作有所禆益。

“2013年,我们如东经济开发区(苴镇)新增造林面积1400余亩,其中工程化造林500亩,通过私有化、股份制造林900余亩,先后有10多人流转、承包土地植树造林,最多的个人造林面积近500亩。”站在苴镇金凤村造林大户华单林的树林边,副镇长袁步兵如数家珍。他的话也印证了县林果站站长熊伟的介绍:2013年全县新增造林面积2.1万亩,通过市场化造林的达到一半以上。

往年,我县在植树造林工作中也动了不少脑筋,每到冬春季节,全县各镇区都要集中人力、财力,掀起绿化造林的攻势: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镇区,镇区集中招标购买树苗,组织劳力统一栽植,每年计划新造林面积都在两三万亩,但由于缺少管理,有些名贵的树苗被人拔走,有些树苗被虫害或风吹雨淋致死,老百姓称之为“春天栽,夏天黄、秋天下锅堂”,最终真正成林的少之又少。要“数”更要“树”,为了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杜绝年年栽树不见林的现象,从2013年起,县委、县政府决定全面推行工程化、私有化、股份制造林,全县绿化不再是简单的分解任务,而是实行项目化管理。将成片造林任务分解到各重点绿化建设项目,地块租用资金由县、镇两级政府分摊,绿化标准政府定,绿化质量林果部门把关;绿化中标单位负责树苗选购、移栽、管护,拥有全部收益权。

2013年,全县20个小班的造林标的被私营企业竞拍承包。其中,如东县绿枫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获得3006亩的绿化承包权,租地15年由绿化所在地的掘港镇、苴镇政府向农户流转,投入2000多万元,在县城外环公路两侧130米宽的地带造林。在新店镇双虹桥村,由南通一绿化公司中标,流转1000亩农田,新栽上了香樟、广玉兰、榉树苗,苗木选购、移栽、管护,全部由公司承担。“过去每到植树时节,我们就要为完成种树任务而大伤脑筋,现在通过政府租地、公司造林这种新机制,打破集体投资、集体管护的模式,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调动私营企业投资绿化的积极性,形成投资者管护越得力、受益越多的良性循环。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绿化造林成为一项远期投资,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不少人争着要指标。如今,政府不用出一分钱,绿化面积远远超过下达的任务。”袁步兵感慨万千。

实施市场化造林,实行“三包”,即“包栽、包活、包管”。县绿化委员会对每项工程都制定具体建设标准、任务落实到建设主体、并强化督查考核。对完成任务量低于90%的,不予以奖代补。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得植树的成活率和保有率得到显著提升。我们手头的一份数据表明:某镇由集体投资、管护的造林验收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只有20%和18%,而通过市场化运作的造林项目,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5%和100%。通过创新造林新机制,确保了种植面积,2013年全县新增绿化面积2万余亩,绿化率达到21.58%。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