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6点分析:栟茶角斜为什么“年味”变淡 沈小洪整理 最近几年,栟茶角斜地区年味越来越淡,让

楼主回复
  • 阅读:4437
  • 回复:0
  • 发表于:2023/1/26 12:39:35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如东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6点分析:栟茶角斜为什么“年味”变淡



沈小洪整理



最近几年,栟茶角斜地区年味越来越淡,让我倍感失望。过去我每年都巴望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我才能吃到很多猪肉、荷花饼、肉圆等美食,还有各种传统习俗氛围萦绕,而现在年味越来越淡。平时浒澪大街空荡荡,但是年前几天挤得水泄不通,我骑着电瓶车都无法从缝隙中穿行,但是到了正月初三大白天,浒澪大街又恢复了空荡荡的场景。两相对比,不禁感慨万千。我认为除了这三年疫情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原因。



1、生活条件大大改善。过去农村人家一般不买肉(指猪肉)吃,除非逢年过节,而平时要想吃牛肉、羊肉,往往只有两个机会,一个是丧事,一个是结婚喜事,除此之外,谁平时吃牛羊肉,往往被骂成不会过日子、穷快活、有多少花多少的“化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平时也有猪肉吃,更有甚至,偶尔还能吃到牛羊肉。有钱的人去吃烤全羊,没钱的人像我想吃时就去弄个牛肉炒饭。尽管如此,一般人家平时还是对买牛羊肉持慎重态度,毕竟很贵。但过年时期,就毫无顾忌了,我家虽穷,但也豁出去买了二斤羊肉,足够吃很多天了。因此对于富人家来说,过年吃得好的意义就微乎其微了,他们几乎每天都能像过年一样吃喝,而对于穷人家来说,过年仍然意味着大吃大喝,一年到头,快活一次,岂不乐哉!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平时和过年的伙食差距感逐渐缩小,年味也有所淡化。



2、资本家的利欲熏心。为了攫取高额利润,资本家不惜让工人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不休息,不停产,导致很多本应回家团聚的人留在了工厂。而相关机构对此却不闻不问,甚至认为资本家这样做是正确的,认为他们辛苦了,甚至来慰问。工会的作用何在?文化部门的担当何在?学者的深思何在?实际上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为了金钱利益,不惜毁灭自己的传统文化,真的是罪孽深重(正如为了多赚点钱,拼命加班加点,每天十几个小时工作,最后引起身体诸多疾病,有钱没命过)。加班可以赚点小钱,然而从长远的角度看,于国于民贻害千年。传统文化沿袭了数千年,却要在我们手上毁灭。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人会怎么看待我们。当然我们发现农村好多企业老板还是比较重视春节的,往往二十四夜前后就放假,正月初八初九才上班。



3、普通人金钱娱乐的思想。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很多人对赚钱极度上瘾,以至于为了得到金钱可以抛弃亲情爱情,虽然农村历来淳朴,但也逐渐深受其害。有的开店的人正月初一都不休息,照常营业。有的年轻人虽然人在父母爷爷奶奶身边,但却沉默不语,手机玩个不停,原来在炒股、网上来订单要发货、抢红包等。本应该是促膝长谈、畅叙亲情的美好时光,却还用于赚钱,可悲。赚钱应该缓一缓,该弥补亲情的时候必须全力以赴。还有好多年轻人,也包括一些老年人沉迷于刷抖音,本应该聊天以促进亲情,却各人刷各人的手机,形同路人。也难怪,过去人没有其它娱乐方式,只有说说笑笑,回忆往事,而如今让人着迷的娱乐工具太多了。而且最近几年地方上发展了旅游事业,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虽然提高了市里、街上年味,但却降低了村里年味(纯正的)。且一般高龄老人不能出去旅游,去旅游的多为中青年人,因而这种年味是要打折扣的。其实什么时候都可以去旅游,不一定非要春节期间,应该在这时候陪伴老人,才能体验到最好的年味。



4、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和人口的减少、迁移。这些年出生人口少了,去世的人口多了,总体上人气逐渐下降。当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几乎所有人现在都没有亲兄弟姐妹来往(堂的又不怎么亲密),如此哪来什么年味?最近十几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也就是有些年轻人将父母(特别是父母有一方已经去世或因父母离婚、老家拆迁、土地流转等原因)接到城市(镇)居住,由于父母常年和儿女在城镇生活,也犯不着回村过年,儿女也认为有父母在身边就是过年,所以回村的人有所减少,必然影响到年味。事实上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也出现了子女将父母接到城镇过年的新气象。过年不再是单一的回农村老家(甚至没有老家祖宅,只有投靠远房亲戚)。此外,年轻一辈对于年味的参与度较低,年味主要是靠老年人来维系的,随着老年人纷纷离去,自然年味淡了。过去年味实际上是一个大家族围绕着一两个老人展开,而一旦这一两个老人去世了,子孙们很可能就极少再次聚会。如今的年味更多是在一个小家庭内部展开,和过去的年味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比如我爷爷奶奶在世时,我二伯、姑母、表伯、甚至舅爷、姑奶奶等亲戚都会来看望,而如今他们早就走了,几乎再也没有任何亲戚上门了,我家过年就三个人而已,而过去是一大桌子,非常热闹。再比如我外婆外公子女众多,在世时大家时常聚会,每次两桌人都坐不下,而离世后,哪有什么大的聚会!实际上独生子女政策造成家庭规模很小,至亲(父母、子孙、亲兄弟姐妹)数量少了很多,当然没有年味。



5、民俗精髓传承不力。过世的老人往往掌握着传统民俗的精髓,而现在的新老年人则对传统民俗一知半解,由于特殊的背景,新老交替时文化传承不太给力(传统文化曾遭到浩劫),导致今天的年轻人对年俗更是不懂。长期以来,民俗的传承靠家庭内部或亲戚间私相授受,政府或家族对此不进行统一的培训和指导。虽然几百年前老祖宗定的四时八节的规矩肯定是一样的,但后人出于各种需要和考虑,对民俗习惯做出调整,因此出现了栟茶、角斜地区十里不同俗的奇怪景象。比如浒澪和于港在某些风俗上差别较大,李堡流行正月里面请年酒,栟茶早就废除了。因此建议修家谱,让各大家族统一重新订一下规矩,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得擅自改变,不必按行政区划统一,可以各大家族自成一体。政府也应该出面制定民俗推广和规范措施,保护民俗的传承,慎重清除民俗中的不雅内容。这几年关于禁止燃放鞭炮,政府也让了一步,其实也就是为了保护民俗。还有对于迷信的环节,只要不是涉及道德和法律底线,仍要保留,而不是一味地取缔。就比如烧黄纸、灌红袋,虽然对环境有所污染,但实际后果有限,且并不浪费太多资源(纸是最便宜的了),应该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予以保留。有人建议模仿西方,用鲜花代替黄纸,显得文明,实际上鲜花价格更高,农村人买不起,而且大量鲜花丢弃,也是极大的浪费和亵渎。



6、贫富差距加大。过去一大家族人聚会,很少有人问你在哪里发财,而这二十多年来,人们见面就爱问这个,发财的人固然很自豪地说,穷人则难以启齿,非常尴尬,无所适从,即便说出来,亲戚们或冷若冰霜,或应付一下,或暗含嘲讽,实际上无人真心帮忙。渐渐地穷人也就不参加家族聚会,春节期间自然减少走动,免得受白眼。如今攀比风气已经让社会底层的人心理压力极大,感觉被孤立冷落。以前亲戚之间收入差距很小,改革开放之前更是一碗水端平,大家都一样穷,反而关系极为融洽、亲近。如今贫富差距大了,穷亲戚不高兴拍马富亲戚,觉得富亲戚奸诈虚伪,而富亲戚也不屑于和穷亲戚亲近,觉得穷亲戚的思维是错误的,贫穷乃是咎由自取。因而双方极少走动,除非万不得已,家族里面一些大事必须出席才见个面。如此,哪来年味?而且人心叵测,有的会算计的富亲戚往往请忠厚老实的穷亲戚(光棍)来做客,表面来吃一顿饭,实际上穷亲戚还要准备红包给富亲戚的子孙。如果不包红包,以后就不请了。真是富居深山有远亲,穷住闹市无人问。可悲。



年味变淡的问题由来已久,要想改变也非常困难。但总体上来说,年味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要不断发扬传统文化。最近几年栟茶角斜政
来自手机版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