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历史典故:栟茶请教老人(新于路口) 沈小洪整理 新于路口是栟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家喻户

楼主回复
  • 阅读:9691
  • 回复:0
  • 发表于:2023/1/14 10:29:52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如东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历史典故:栟茶请教老人(新于路口)



沈小洪整理



新于路口是栟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家喻户晓的地名,顾名思义位于通往新林公社和于港公社的大路口,实际上这里朝东是新林公社驻地,朝西是于港公社驻地,朝北就是栟茶镇(原栟茶区委、区政府驻地)。由于这里是大栟茶的南大门,两条柏油马路(县道)交叉,可谓交通要道,所以这里渐渐形成集市,商店、小作坊林立,路口中心还建有花坛(转盘),公交(216、219、224、323、322)、班车(南通到栟茶、上海到栟茶等)很多,每天川流不息,好不热闹。但是看开店的人,还是老年人比较多,作为大栟茶重要历史地名,我有必要采访老人。



正好北边有个卖农具的老人,我以为是篾匠,觉得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人,应该要采访。这老人也惊讶地朝我看了看,我觉得正好可以开口询问。原来他不是篾匠,而是木匠,今年72岁。



新于路口南边有北蔡家楼,我问过去是否有楼房,他说原来住了一个发财的人家,教书先生蔡某住在小楼内,距离南蔡家楼大概十里。但当地姓蔡的八九十岁老人极少了。关口村过去是个卡口,军事重地。他是河东新林人,24个大队,据说相当于于港公社的两倍多。林场老早不属于新林,属于如东县,后来划给栟茶。关于金家林,北边有桥,那条河估计也历史长了。他家那里叫周家新庄,北边周家窑。据说真的有窑,我以前不知道在哪里看过一个说法,先有周家窑,再有如皋城,就是说如皋县城的砖瓦基本上是周家窑烧制供应的。没想到老人直接说了出来,看来所言非虚。据说还保留了一处窑,是作为历史遗迹留存的,但不再烧窑了,地图上标注周家窑。据说前些年有个人带头要平周家窑,扒开泥土发现好多蛇,后不久得病去世,可能因为惊吓。



附近姓周的颇多,他本人也姓周,地名有周家堰、周家窑、周家墩、周家享堂等。他就住靠近周家享堂,地图上也有,据说也是祠堂。栟茶周氏家族分东西两支,不知为何,他听说一个是前娘生的,一个是后娘生的。前娘和后娘在宗教信仰上有分歧,一个相信如来佛,一个相信肖威佛(读音)。这只是民间传说,具体要以家谱记载为准。他没有见过街上祠堂,只知道四总、六总有祠堂,我觉得他的意思是栟茶周氏家族分为两支,一个老祖宗住在四总(老大),一个在六总(老二,后娘生的),两个总口子都在今天的洋口。他见过家谱,后来被毁掉,但是后来又修了家谱,有的人家有,有的人家没有。实际上这几年各大家族都在修家谱,他听说台人(省略一字)还出钱支持。



龙津桥还要落东,他说是人的名字,缪龙津?这一点我有些怀疑。实际上龙津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距今400多年。天启二年(1622)又用砖石扩建。清朝乾隆八年(1743),盐民中的富户周昇高重新修建。也就是他周家的老祖宗重建,但是最早明朝创建人是否缪龙津,仍值得考证。目前最早的史料记载见于清康熙淮南中十场志。



关于香橼树村,过去确实有一棵神奇的古树,人家不敢碰。他认为八十年代大规模研究老地名的目的是为了和平解台(此处不宜写全,防止文章被人投诉删除,写文章只能写错别字、省略词),以便那里的人回来能认祖归宗。我看到北边柏油路边有个规模宏大的土地庙,大老远就闻到香味,仔细一看,庙门朝西大路,菩萨很多,而路边治安监控也拍到。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几个月前海安市拆除土地庙的运动,但如东县没有执行这一政策。老人说他在抖音上看到了。他说以前如东县反迷信也搞过运动,严长俊书记在任时,力度很大。我记得那时候我爷爷去世,请了和尚,还被人举报了。关于老于港、于家港在南头,他不清楚。他知道新林公社原来叫宏林公社,两个烈士的名字合起来的。
来自手机版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