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符氏家族第16代、栟茶名人符晴岚(1792-1865)简介 沈小洪翻译 对诗书的学习历来

楼主回复
  • 阅读:5168
  • 回复:0
  • 发表于:2022/12/30 15:44:34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如东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符氏家族第16代、栟茶名人符晴岚(1792-1865)简介



沈小洪翻译



对诗书的学习历来重视承接前人,尤其是启发后人。我哥哥符晴岚,大名叫符日?,号金阶,从小遵从父亲的教诲。长大后,去外公缪中孚先生(东台县秀才)那里求学,毕业后进入栟茶南沙书院学习,拜在山长(院长)江式如、石澧源(他曾写诗送给栟茶符氏第16代符日诵,其中一句是“举手欲攀天上桂,飞觞且尽掌中杯。”)两位老师门下。孔子弟子子贡把孔子高深的学问比做高高的宫墙,能得其门而入的人很少,南沙书院就是人才荟萃的地方,他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胸中藏有万卷图书。他青年时期发愤图强,志向高远,怎奈时运不好,只得到一个学子(结合下文分析是秀才,结合前面家谱分析是文童生)的称号。在南京多次参加江南乡试,都未能考上举人。他一直到满头白发,还在研读经书,从不厌倦。这一点很像卫武公,《国语》记载,卫武公九十五岁时还很好学。



他对收取和给予非常慎重,一点小事也非常严格,有古代廉洁之士的作风。而且他还在老家帮人排忧解难。人家认为他评判事情很耿直,有春秋时期鲁仲连的作风。



大妹妹嫁给蔡家,可惜早早地守了寡,儿子年幼,家里贫寒,他就将自己做教师赚的多下来的稿费分给大妹妹,帮她救急。族人中贫苦的来请他帮忙,他也是这样。即便自己家里穷,也不顾惜。他做教师五十年,教出的学生中做官的很多。闲的时候就采菊东篱下,或者在北屋寻找梅花,并吟诗,还喜欢跟亲友聊天。他就是这样淡泊名利,很少钻营的人。



儿子符宗学,能够继续父亲的事业,家庭的声望一点没有衰落。他活到七十多岁去世。我仰慕哥哥的品德,缅怀哥哥的模范形象,随便杂乱地写点材料来为他作传。



愚弟符晓峰(字金楼)恭敬地撰写。



他是符有岫先生的长子,字金阶,号晴岚,因长寿曾受到朝廷赏赐的衣服和粮食,文童生。生于大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七月二十四日寅时(凌晨四点左右),去世于同治四年乙丑(1865)闰五月二十六日未时(下午2点左右),享年74岁。妻子姓缪,生于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九月十六日未时(下午2点左右),去世于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十二月十九日辰时(早上8点左右),享年43岁,合葬位置无法考证(其父葬在栟茶场南乡蔡家庄)。有一个儿子叫符宗学。
来自手机版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