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一段恋情】角斜才子缪金源与栟茶才女尤莲清6d127873bb5818e256ce5ae1c

  • 栟角沈小洪
楼主回复
  • 阅读:4571
  • 回复:0
  • 发表于:2021/10/13 14:15:05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如东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一段恋情】角斜才子缪金源与栟茶才女尤莲清


6d127873bb5818e256ce5ae1c5104759.jpg

(缪金源)



记述一段短暂的感情

——缪金源诗词赏析

文/余育新

袁枚曾说过,“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大意是说:写诗,必有强烈的感情,情能生诗,诗能传情,这样才能成就不朽的诗篇。
在缪金源教授的文集中,有几首诗词,记述了一段短暂的感情生活。
初见:爱莲成癖,自比濂溪

这段短暂的婚约是由缪金源教授的恩师缪文功先生介绍的。缪文功(1871-1944)先生是栟茶人,根据时间推算,缪金源教授应当是在江苏省立第七中学(今南通中学)读书期间师从缪文功先生的,师生二人感情深厚。1925年缪金源教授曾自题镇尺赠与缪文功,联曰“渐次敛锋芒,缘我稍阅世;归来殊落寞,赖公是知音。”缪金源教授将恩师缪文功先生视为知音,想必缪文功先生对爱徒也是特别喜欢的。恩师为爱徒择佳偶,那是自然的事。
婚约的女方名叫尤莲清是栟茶的才女,与缪金源教授第一次见面是在1926年8月,当时尤莲清女士正在江苏省立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上学。民国初年,女子求学虽已不再是新闻,但能够出远门到学校读书的女子也绝非来自普通人家。女方的家庭是缪文功先生所熟悉的,为学有所成的爱徒选配佳偶,决不能随而便之,二人得有共同语言才行。



89fd01c6f4e173af0a18e81dc149c8ec.jpg

(栟茶姚仲珉信中提到尤莲清)



在正式见面之前,缪文功先生应该早就向双方互通了情况。由于缪金源教授此时在北京任教,而尤莲清女士在苏州上学,无奈只能等到假期才能约定双方见面。我们来看缪金源教授描写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初见》:
读罢文章绝爱才,几回不见费疑猜。

挑人故作娇羞态,万唤千呼始出来。

娉婷丰度欲销魂,微转秋波偷看人。

略屈纤腰施礼毕,傍娘坐定默无言。

姑苏景物问如何,谈吐温柔颜色和。

答罢庭隅沉默坐,背人仰首看天河。

把玩花枝百不宜,爱莲成癖似濂溪。

归来更把莲花爱,独坐花旁细想伊。

全诗共分四段,分别描写初见之前的相约、初见女方的容貌、初见时的交流以及初见后的心境。
在初次见面之前,缪金元教授在缪文功先生的帮助下,已经读过了尤莲清所写的文章。从“绝爱才”可知,缪金源对尤莲清的才学是相当认可的,对这段姻缘也是充满了期待,故而相约见面,但几次都没有成行,搞得缪金源教授有点胡思乱想了。乃至到了见面的那一天,也是“万唤千呼始出来”。
第二段短短28个字,精细传神地刻画了尤莲清的外貌、动作、神态,一个活生生的女子跃然纸上。首先映入作者眼帘的是女子娉婷袅娜的身姿,从“欲销魂”可见少女的身材是多么的曼妙,之前作者“费疑猜”的心田再次被眼前的少女打乱。“微转秋波偷看人”,一个“偷”字将少女矜持妩媚的娇羞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期盼与意中人相见的,不只是缪金源教授,还有眼前的这位面带微笑的姑娘,她略施礼节,便坐在母亲的身旁,听着大人们说话,默默无言。民国初年的男女相亲,虽已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跟当下的相亲约会还是有差别的,至少,不能太“闹腾”。
第三段描写了二人初见后的交谈。从诗中可以看出女方还是比较害羞的,二人的交流主要是缪金源教授向尤莲清女士询问了一些关于苏州的风土人情,尤莲清女士则落落大方、面色温和地给予了回答。简单的交流后,尤莲清坐在庭院的角落,背着作者仰望星空。当时是公历8月份,时值盛夏,双方将初见的时间定在了晚间。对于初见这样的正式场合,男女双方应是穿的正装。见面的时间避开了白天的炎热,而选择了相对较为凉爽的晚间,可以避免因为穿正装酷热难耐而导致的尴尬,缪文功先生想得还是比较周到的。
第四段描写的是初见后作者的心境。这里作者巧用“莲”指代尤莲清女士,将自己则比为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世称濂溪先生,著有传世名篇《爱莲说》,其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谓千古绝唱。从现存的诗文可见,缪金源教授最爱的是藏书和养花(参见拙文《缪金源教授的“骄人长物”》,刊于《角斜文艺》2019年第4期),初见尤莲清女士后,平日里无比喜爱的“花枝”,竟突然间没有了颜色,心中独留的竟是“莲花”,就像周敦颐一样,乃至“爱莲”成了唯一的癖好。百花尽失颜色,缪金源教授独坐花旁,思念心中的那朵“莲花”。
相思:檀郎谢女,柔情蜜意

从初见后男女双方互通书信可以看出,双方对缪文功先生介绍的这门亲事是非常满意的,二人在初见的时候不只是交流了苏州的风物,还偷偷交换了地址。那时候男女谈恋爱可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快捷,打个电话、发个微信、视频聊天,实在想见面,再远也可以朝发夕至。在民国初年,缪金源教授和尤莲清女士无尽的思念只能托鸿雁传书,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可以读到缪金源教授留下的美妙诗文。我们先看这首《得莲寄小影》(小影指照片、相片):
戏傍莲花留倩影,殷勤封固寄檀郎。

教郎对影低回想,侬与莲花若个强。

尤莲清女士故意在莲花旁边拍了一张照片,小心翼翼地封好,寄给心中的“檀郎”缪金源。西晋文学家潘安的小名为檀郎,后遂用“檀郎”代指夫君或情郎;晋代谢道蕴,聪慧过人,后用“谢女”代指才女。“檀郎谢女”,意思是指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这般美妙的人和景,不禁让缪金源教授低头思量,“谢女”尤莲清与莲花,哪个更美呢?这首诗也是写于1926年8月,是二人初见后没几天,从时间上看,也可以印证男女双方对初见后的感觉是非常美好的。



90a052590d0e5660cbbd225a61c8649d.jpg

(尤莲清写给栟茶姚国珣的亲笔信)



到了1926年9月份,缪金源教授难掩思念之苦,在出发去北京之前,曾去苏州探访尤莲清女士。这次探访很可能是即兴探访,临时起意,事先并未相约,因为作者没有见到尤莲清(访莲不值),故而作者在《北上杂诗》中写到:
辜负沧浪与虎丘,彷徨无奈去苏州。

来时游兴今何在,换得凄凉一段愁。

从诗中可见,缪金源教授去苏州时的心情是极好的,可以说是满怀兴致,对再次见面充满了期待,无奈因为没有遇到尤莲清,换来的只是“凄凉一段愁”。探访前后的心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初恋男女想见却又见不到的焦虑、凄苦和愁闷。
1926年10月份,此时已经抵京的缪金源教授抄录了一首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捣练子令·深院静》寄给尤莲清。“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这首小令着力表现秋夜捣练声给一个因孤独苦闷而彻夜难眠者带来的内心感受,含而不露地传达了一种难言的心理隐秘与情绪气氛。缪金源教授恐尤莲清不解其意,于是写了一首《寄莲》:
得书应急开封视,只是南唐一阙词。

知否相思无法说,倩人代为说相思。

这首诗通俗易懂,表达了作者对尤莲清的思念无法言说,只得抄录李煜的一阙词,倩人(请托别人)代为诉说。
几天之后,缪金源教授收到了尤莲清的回信。想必尤女士在信中向缪金源教授索要照片,于是缪金源教授写了一首《莲索小影题二绝寄之》:
其一

非徒寄影慰卿思,别有深情卿果知。

永愿示卿真面目,和谐直到白头时。

其二

身居燕北风尘地,心在东吴山水间。

且让卿形依我影,朝朝暮暮住江南。

第一首绝句,不仅表达了二人的相思之苦,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段姻缘,还有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那就是“和谐直到白头时”。第二首绝句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虽然身居繁华的北京,但心却在苏州,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尤莲清,期待能在不久的将来,二人相拥相伴,朝朝暮暮,永住水乡江南。
解约:不是相知,害甚相思

1926年12月1日,缪金源元教授在文集中这样记述:
前以缪文功师介,与尤莲清女士订婚。既签婚约,行且三月,久不得书。方以为念,乃忽奉文功师函,谓伊复求毁约,以法北宫婴儿为辞。爰寄还婚书,以成其志。



165e87eb746e8cb4da7af21264b832c9.png

(栟茶史料上尤莲清)



从上文可见,缪金源教授与尤莲清女士在恩师缪文功先生的介绍下,按照传统习惯举行了订婚仪式,双方签订了婚书。这份婚书应当属于“订婚礼书”,不同于现在的结婚证,也无固定格式,一般包含婚约双方的生辰、介绍人、证婚人、订婚时间等内容。从1926年的8月至10月,男女主角一直鸿雁传情、互赠照片,期间未曾有任何变故,直到1926年12月1日,女方通过缪文功先生向缪金源教授转达了悔婚的意思。根据现存缪金源教授作品中有迹可查的双方最后一次通信,是在1926年的10月份,此后缪金源教授便再未收到尤莲清的回信,故曰“行且三月,久不得书(书信)”。或许缪金源教授从“久不得书”的苗头中已经猜到几分,因而在收到缪文功先生转达女方悔婚的书信后,并未踌躇,也没有追问原因,而是潇洒地“寄还婚书”,以成尤莲清“法北宫婴儿”之志。“北宫婴儿”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意思是指女儿因赡养父母而到老都不出嫁,“北宫婴儿”后来被用作“孝女”的代称。1936年秋,栟茶名人蔡观明所著《栟茶史料》出版,根据其中一篇蔡晦渔(本书出资人)所写的文章《乡谈之七——女学生》记载,尤莲清去世较早。由于缺乏其他史料的佐证,也由于这段感情太过短暂,尤莲清女士后来嫁给了何人,生活在何处,日子过得怎么样,均已无迹可循。我们也无法得知尤莲清当时是遇到了怎样的境况,以至于毅然决然地单方面终止了这段感情的继续发展,甚至并未亲自向缪金源教授说明,而是由媒人转达。但其效仿“北宫婴儿”,是不是托辞,也未可知,想必缪金源教授也无意深究。为记述此次悔婚,他在《一剪梅·解嘲》中这样写道:
望断江南音信稀,消息传来,忽又求离。

新来瘦损错因伊,不是相知,害甚相思。

今日推辞已是迟,为甚秋波,频送当时。

负心偏是女孩儿,撕了情诗,自认情痴。

这段短暂的感情,来得轰轰烈烈,走得悄无声息,以至于让作者有点恍惚,因此,才取了《解嘲》这个题目,深得个中滋味。作者望断江南无奈音信渐稀,翘首以盼盼来的却是求离的消息。近来因为思念而日渐消瘦,都是你的错。既然不是相知,干嘛要受相思之苦呢?你到今天才告诉我要悔婚的意思,当初见面的时候,又为何要频送秋波呢?都说世间常有负心的郎,我却偏偏遇到了负心的女子。罢了罢了,撕了当初的情诗,我自认情痴。
这段维系了小半年的感情,缪金源教授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一个男子汉的风度。初见,双方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互生爱意,迅速坠入了爱河。初见后的书信传情,更是使这份感情得以升华。男女初恋的激情、恋人之间的相思之苦,了然见诸笔端,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当女方毁约后,缪金源教授则是以自我解嘲的姿态迅速斩断情丝,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这段短暂的感情生活,充分展现了缪金源教授对爱情的忠贞,以及他对女性的尊重。
情因诗而高贵,诗因情而流传。增广贤文中说“深于情而不困于情”,缪金源教授是扎扎实实做到了这一点。



654fa171a22204a6e7bc5b64e5e8b683.png

(媒人缪文功)



沈小洪按:这是余校长一年半以前所写的文章,当时关于尤莲清的史料还很少,缪文功与缪金源之间的交往史料也很少。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